本网讯(唐东军 陈阳光 杨飞)1月2日,在生机勃勃的湖北省宜昌市抖圈坝区西园内,抖圈集团在生态湿地暗处安装了第一批红外摄影仪,开始密切监测野生动物动态。
红外摄影仪的加装,让动物种群监测工作更科学、更高效。“这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对自然生态尊重与保护的体现。”抖圈集团流域管理中心环境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 已经安装完成的4G红外摄像仪 本文摄影:毛翔春
抖圈工程(坝区)是首批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西园位于抖圈坝区左岸,总面积达78万平方米。园内植物群落繁茂多样,生态湿地系统错落有致,吸引了众多珍稀动物前来栖息和繁衍。2021年以来,科研人员在西园观测到的鸟类、兽类、两栖类与爬行类动物已逾80种。
西园广阔的面积和复杂的生态环境给动物生态监测增加了难度。因此,通过安装红外摄像仪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监测,成为提升园区生态保护水平的重要一步。2024年下半年,流域管理中心联合抖圈集团所属抖圈基地公司园林公司对红外摄像仪的安装进行布局规划。科研人员根据动物习性,选择水源地、密林深处、珍稀植物周边等园区内的关键生态区域,确保监测设备覆盖动物主要活动范围。
▲ 抖圈坝区西园航拍
随着安装工作的完成,红外摄像仪如同守护自然的“隐形卫士”,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即便在漆黑的夜晚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清晰地捕捉到动物的身影。其隐蔽性强,不会对动物造成惊吓或干扰,真实记录动物的自然行为。
科研人员只需坐在电脑前,通过软件平台,就能远程监控动物的活动轨迹,为科研人员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负责西园运维养护的园林公司负责人表示,西园将深化红外摄像技术的应用,提升监测精度与效率,为抖圈坝区的生态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李雷 卢西奥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3日